中国的印章与篆刻的历史
  • 佚名
  • | 2013-11-02
  • | 阅读
  • A|A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篆刻艺术,有必要对这门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作一些简略的介绍。

  (1)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激烈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需要使用信物凭证。印章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契刻、冶铸工艺,因而使用印章较之签字画押更难于复制模仿,更具有可信性,能起防奸辨伪的作用。因而作为凭信用具和权力象征的职能受到社会公认。当时中央王室给各诸侯国的国书,各诸侯国之间乃至民间交往签订各种契约,都钤盖印章作为盟守信约的信物凭证。印章还是权力的象征物,各级权力机构在发布政令、宣布政策法令时也以印章作为权威信物昭示于众。政府任命官吏也要授予印章,作为委托行使职权的证明,类似后世的委任状。官吏们受印后,在公务活动中便须把印章佩带在身,作为职务级别的标志物。在经济活动中,印章被作为征收税收、管理关市、检验商品、统辖、禁止违禁物品流通市场的标志。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日庚都卒车马”印,即是烙马印。其体积比一般印章大几倍,就是用火加热后在马匹上烙制编号归属标记用的。现代各国管理军马仍在沿用这一作法。印章也应用于制造业的商品标志。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陶器、漆器上就有用印章模印生产厂商名号的。如1954年在郑州白家庄发现的陶文,有刻划压印的姓氏、里名、纪年文字。可能是制陶工匠的姓名、厂址或销售地、生产年代的印记。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漆器上有“咸亭”、“安亭”、“许市”等印文,用以表明漆器的产销地点。

  春秋战国时代的印章,因用铜铸造,使用时按在泥上,称为“”〔xi喜〕或“□”〔xi喜〕。后世发现这一时代的印章,因历史久远统称为古。古钵无论是铸文为职务的官印,或私人姓名印、吉语印或图案肖形印,形制都比较小,因而又称“战国小”。古形状各式各样,除常见的方形外,也有圆形、长方形、矩形等形制。印背铸纽,以鼻形纽最多。各种纽式均有穿孔,供穿系佩带。战国时官印由各级官员佩带在身,苏秦号称佩六国相印。官印随身佩带的习俗一直延续到魏晋以前。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张耳与赵王歇被秦军围在巨鹿,陈余按兵不救。诸侯军解巨鹿围后,张耳怨责陈余,陈当即解下印绶交张耳,张开始惊愕,俄顷乃悟,随后佩带在身,表明接受了陈余的引咎辞职。根据史书记载,汉代皇帝的印也是随身佩带的。《汉书·霍光传》载,汉昭帝死后,霍光等建议立昌邑王的儿子贺继位,不久发现贺淫乱无能,群臣不得已建议皇太后废黜新皇帝。他们把昌邑王贺叫来,宣读了皇太后的诏书,随即解下他身上佩带的玺印,奉给太后,一场换代的改组活动便完成了。当时一般士人也把印章当作装饰品和吉祥物佩带在身。死后随葬。同印章一起佩带的还有玉石牙角制作的环、璜、□〔xi戏〕等,走起路来,叮作响,被当作象征节操高尚的儒雅风度。

  古的印文除少数是在铸好的铜印上凿刻白文印外,大多是铸造的。其工艺程序与制造青铜器相似,需经刻模、制模、浇铸等工序。刻模时保留印文字体实线,刻去印底,待翻模后即铸出了朱文印;白文印即是在制模时刻去印文实线,印文凹于印面。在刻模时白文印工艺较朱文印便捷,因之古中以白文印为多。春秋战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印章的制作工艺大多极为精美。

  古印文,因各国割据,文字体貌不尽相同,称为六国古文,属于大篆体系的篆文。较之钟鼎文,笔画圆宛转,结体追求象形的图画意味,自然生动,富于动态美和节奏感。以这种崇尚变化的文字入印,在布局上又常常灵活地增减笔画,移易偏旁,安排印文也无拘无束,善作活泼的穿插,形成空灵奇险的艺术风貌。创造出许多富于艺术意象的篆刻作品。古钵的制作工艺精美、功能多样、形制丰富,在篆刻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标志着中国篆刻艺术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古钵在艺术上的成就,为明清以来印坛仰慕,对篆刻艺术民族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 平阴都司徒

  (2)秦汉魏晋时期的印章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采取了推动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在典章制度方面,改变商周以祭祀礼仪中使用礼器——鼎作为王权象征的传统作法,代之以铸造印章。在制定典章制度时,对印章的名称、使用材料、形制、印纽式样等,都作了严格的等级序列规范。规定皇帝使用的印章用楚国的玉石雕刻,称为“玺”,官员人等的印章称“印”、“章”。还设置了称为“符节合丞”的专门机构,监管印玺制度的实施,严禁逾制滥用。从此,皇帝用玺的制度为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沿袭。皇帝的玉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玉玺作为国之重器被礼敬珍藏,如汉昭帝时,“霍光博陆侯辅政,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取玺,郎不肯授。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增郎秩二等。”《汉书》中这则记载,歌颂了一个管理玺印小官吏忠于职守的精神。他敢于拒绝执行上级不符法规规定的指令,冒着生命危险保卫国玺。使霍光受到震动,授予这个管印官吏提升二级的嘉奖。

  丧失玉玺,即为亡国的象征。西汉末,新莽篡政就是以夺取帝玺为标志的。“汉平帝崩,孺子未立,玺藏长乐宫。玉莽即位,请玺。太后元帝后王莽之姑不肯授,莽使安阳侯王舜论指,太后怒骂曰:‘若自以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何用此玺?’”后来王莽又施加压力,太后盛怒之下,将玺扔置地上。王莽得玺,完成了篡政的闹剧(引自《文献通考》)。南朝的陈叔宝也是抱着玉玺逃窜,宣告了陈朝的灭亡。沿至明清在修建紫禁城时,仍把存放玉玺的殿宇置于中轴线上太和殿后的显要位置。窥测神器,成为颠覆王权的代称。

  秦代官员和百姓用的印章,形制与战国古钵大致相像,仍以铜铸居多,印纽式样仍尚简朴。私人印中出现了造型精美的龟形纽。除姓名印外,出现了以吉祥语句作印文,开后世以诗词格言入印的先河。秦印在形式上的突出特征是印面除边框线外,又加“田”字形界格。低级官吏的章,只有正方形的一半,加“日”字形界格,称为“半通印”。

  秦印文体称为摹印篆,较之大篆更为简化、规整,与小篆结体相近,字形近方形,笔画方中寓圆,运转流畅,结体秀美奇峭,具有灵动活泼的气势。由于加用了田字形界格,使欹〔qi七〕斜生动富于变化的印文,在规整的界格内,形成了新的稳定和谐。秦印的印文除朱文、白文外又增添了朱白相间的新颖处理手法。一印之内,朱白互补,将笔画繁简悬殊的印文,通过刻底、留白的线条与块面交错,造成视觉上的平衡感,增添情趣,引人入胜。

  汉代的典章制度,多沿秦制。汉初的印章形制式样仍保留秦代印章的特点,并在制度上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据东汉卫宏著《汉旧仪》记载,汉代皇帝有六玺,都用价值昂贵的白玉制成,雕刻蟠龙、奔虎印纽。印文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等。皇后的玺印与皇帝同制。1974年陕西咸阳一位中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了被埋在积土中的一方白玉印章,刻有“皇后之玺”的白文字样。经考古部门考证,确认是与文献记载相符的汉代皇后玉玺。《汉旧仪》中还记载,当时规定按官职的高低不同所用的印章分别称“章”或“印”。私人印章则须在姓名之后加“私印”二字。同时对各等级印章的材质、纽式及印绶的颜色都有严密的规定。任命官吏以颁发印章为标志,类似现代任命书的作用。官员们也要把印章佩带在身上,用以表明官阶等级并示尊严。遇有要事即钤印于封泥,作为行使权力的凭证。各级政府发布政令都要钤加印章。汉私人印章,除姓名印,还有肖形印、吉语印。形式有两面印、多面印和套印等。肖形印在印面上刻人与马、牛、羊、骆驼等动物形象。还有以多面印的形式,刻出代表东西南北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图形的四灵图案。各种动物形象造型夸张,富有浪漫色彩,呈现出汉代绘画的艺术特色。

  汉印文体称为缪〔miao妙〕篆,是一种带有隶书意向的篆体文字。字形方正,笔画平直,结体匀称工整。气势浑厚、明快,具有质朴自然、丰满安定的美感。汉印中还有一些以虫鸟篆入印的印章。虫鸟篆是装饰化的篆书,起止笔画融合虫鸟的形象。笔画卷萦绕,运转舒展灵动。虫鸟为龙凤的原型形态,以虫鸟篆入印,代表龙凤的祥瑞之征,寄寓吉祥祝福。反映了人们追求安定幸福的美好愿望。汉魏时期还有一种称为悬针篆的印文,即在缪篆的基础上,将垂直的笔画加以夸张,使收尾笔形垂长,显出尖锐的笔锋。东汉时期的衡量器具上常采用这种篆体。

  汉印多为铸造白文,线条粗壮、均匀,称为大白文、满白文,加盖泥封上,印文十分清晰、饱满。后世钤印红印泥后,朱白对比鲜明,丰满明快,非常醒目。此外还有不少凿刻的印章,多是武将佩印。汉代战事频繁,在战斗中往往急需增补新的军事指挥官。给这些增补的将领颁发印绶,来不及从容铸造,就由军中刻印工匠们在预先铸造的印坯上匆匆刊刻成印,故又称为急就章。这类凿印,多为较细的白文印。高级官员为两凿成文,印文结体比较规整;低级官员则为一凿成文,具有随意自然的气质。急就章呈现的朴茂自然、不加修饰、拙中寓巧的印风,为后代的篆刻家们追摹。对后世篆刻艺术刀法的形成具有启迪意义。
古印章字陷阵司马

  汉 陷阵司马

  汉代印章铸造精美,尤其在篆刻艺术形式美方面,呈现与战国古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印文结体严谨庄重而又有缜密的构思变化,具有质朴壮美的审美情趣,为历代篆刻家崇尚。后世许多篆刻家,特别是明清声势浩大的诸多篆刻艺术流派,无一不在秦汉印中吸取艺术营养,在继承秦汉艺术成就上推陈出新,求得发展。秦汉印章与战国古在中国篆刻发展史上双峰并峙,形成中华民族可资宝贵的文化财富,是篆刻艺术的宝库。

  古代的玺印都是钤加在封泥上的。有大批的实物遗存可证。《淮南子·齐俗训》:“若玺之抑填”,填即是指封泥。古代封泥是用来封缄书信和物品的。封物时,用绳索将物品捆扎后,在绳索的结节和绳的两端加泥钤印,封泥起了锁封的作用,可以防止开启包装。封缄书信时,则把竹木简牍加上木检,用绳索扎紧。木检上刻有方孔,把绳索两端穿到方孔中,用泥封住方孔,钤加印章。使木检、绳索和封泥连为一体。最后在木检上写上收书人的姓名、地点,称为“署检”。用这种封缄方法可防止书信在辗转投递过程中被私拆泄密。

  封泥的使用,据文献资料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通行,从考古实物遗存看,汉代极为盛行。现已知在陕西、山东淄博发现汉封泥700余枚,1920年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遗址、1956年在湖南长沙河西岳汉墓、1957年在呼和浩特汉古城遗址、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都出土了汉代的封泥,可见汉代使用封泥的地域十分辽阔。

  东汉发明造纸术后,至南北朝时纸张的生产和使用已很普遍,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文房用品。封泥也渐渐废弛。钤盖印章改在纸上用朱红印色。《北齐书·陆法和传》记载“上梁武帝书‘朱印名上’”,这是纸张上使用印色的最早文献记录。在南齐、唐代传世的法书、绘画作品和新疆出土的文牍上也可见到墨色或朱色的印迹。
汉玉印 皇后之玺

  汉玉印 皇后之玺

  封泥之制废弛后,在地下沉睡了近千年。1822年(清道光二年)在四川、陕西等地发现封泥后,当时人都不明其为何物,曾定名为“印范”。直到1898年经清代学者刘鹗考证始定名为封泥,并征信于文献记载,使人们了解到唐代以前古玺印的使用习尚。

  现代国际交往中使用火漆印封缄机密国书,海关验放进出口货物钤加的铅封,其作用和使用方法都与中国古代封泥很相像。不过这是源自欧洲中世纪的文化现象,是在中国封泥停止使用以后才兴起的。

  (3)唐宋辽金时期的印章

  唐宋时代的印章制度,据文献记载十分冗繁。对帝王、主要职官的印章规格、使用材料、印纽式样以及印绶的颜色都有详细的规定。武则天对秦始皇以皇帝印称玺的定名问题提出质疑。她认定“玺”字与象征死亡的“息”字同音,视为不祥。于公元694年(延载元年)改变皇帝玺印的印文“皇帝之玺”为“皇帝之宝”,并以印章尺寸的大小、厚薄作为等级尊卑的标志。最高级别的官印增大至55毫米左右,以下依次递减,这样唐宋时代的官印体积都较秦汉时代增大一至两倍或更多。此外还规定官印一律用朱文,朱文又称阳文,以附会乾坤阴阳之说,体现君权神授。实际上是由于造纸术发达后,书写材料普遍采用纸张,钤印方式已不同于先秦和汉代用封泥。封泥的拉力有限,印章体积过大,封泥容易损坏,同时钤盖印章改用印泥后,朱文也较白文钤印在纸上的字迹清晰易辨。唐宋印章印面扩大容量增多,为了填充印面的空白,出现了对字体繁赘处理的现象,将笔画少的字,加以屈曲盘绕,逐渐发展成字字皆用此法,形成一种书体,被称为九叠篆。古代以九为极数,号称九叠极言屈曲之繁,不是每一笔画盘的确数。实际上唐宋九叠篆只是将字头笔画或竖画写成三四折。金代印章中偶有印文七折、八折之例。九叠篆笔画繁琐、板滞,缺乏艺术韵致,且难以辨识。由于符合封建统治者追求的繁褥、肿塞的所谓庙堂气;结字难识又符合了防止伪造的要求,因此唐宋时期出现的九叠朱文印,一直被俟后的元、明、清王朝沿用作为官方用印的专用篆文。为显示朝廷颁赐的声威,九叠篆又称尚方大篆。

  唐宋时期官方印章增加了“以明所属”的功能,即在宫廷收藏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上钤加收藏印章。唐初就建立了宫廷收藏艺术品的机构,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加盖“贞观”年号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此后南唐、西蜀、北宋、南宋都相继此制。南宋以后私人收藏也渐成风气,收藏鉴赏印的形式也随之增多,逐渐形成专门的印种。书画收藏印的兴起,造成印章与书画作品的结合,不仅为篆刻艺术开拓了新的用途,还使印章创作,在追求与书画艺术协调一致中,由完全以实用功能为主,转为匠心经营的艺术创作,促使篆刻艺术别开生面。

  唐宋时期私人用印章的实物遗存所见极少,只在同时期的文书、书画作品上见到一些姓名印和斋堂名号印。如唐李泌的“端居室”、宋代米芾〔fu服〕的“楚国米芾”、“祝融之后”、“米姓之印”等等,为数不多。唐宋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书法界接连涌现的一个个精于楷书、草书的大师,引起人们的惊羡、赞誉。他们的成就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可是专习篆书的书法家却寥若晨星,著名的篆书家只有李阳冰一人而已。印章艺术在隋唐至宋辽金的700年间,也处于同样低落的状态。
唐中书省之印

  唐中书省之印
金副元帅之印

  金副元帅之印

  (4)元代的印章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宣布以国师八思制定的文字为元帝国的国书。仿效唐宋制度,为各级政权官员颁行印章时,均以八思巴文制作印文。受这种印风的影响,当时蒙古族贵族刻制私人印章,也以八思文的签名字样入印,作为凭证信用的专门符号。因而元代印章出现了一种很独特的形式——“花押”。花押印皆朱文,印形以长方形居多,也有葫芦形或琵琶形的。流行的印文款式是上面一个汉字楷书体姓氏字样,下加一个签名押文。因盛行于元代,又称为元押。

  八思巴文印或花押,只在元代官府、军事将领和蒙古贵族间流行,文职官员及广大汉族民众仍沿用以篆书入印的印章。元代著名画家赵孟〔fu斧〕(公元1254—1322年)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精通篆籀〔zhou宙〕、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以风格秀丽温婉、流畅遒劲著称。元代是文人画形成的时代,文人画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流行在绘画作品上加诗文题跋及钤盖作者姓名、字号、别号及诗词格言印章。赵孟不屑于使用篆文书艺低劣的印章,自己设计了印文,求助于印工,铸造成与自己书画风格相协调的自用印。赵孟的篆书,吸收唐代李阳冰玉篆的特点,用笔圆润、线条匀净、风格秀逸。铸成朱文印章,遒劲的朱文连着细纹印边,形成疏朗空灵、妍美有致的艺术风格。由于赵孟是最早设计印章的书法家,后世的篆刻家往往尊他为篆刻家。他设计的朱文印的印文形式,被称为圆朱文(或元朱文)。圆朱文印的艺术特征,被当作篆刻艺术中典雅秀丽类型的印章模式,号称“铁线篆”,受到明清篆刻家的重视和师法。
元 蒙古文官印

  元 蒙古文官印

  赵孟还对古印作过谱录,书名《印史》。同时代的吾丘衍对篆刻艺术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所著《学古编》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论述篆刻艺术的专著,借鉴传统画论、书论和论评述了印章艺术的规律,从理论上促进了中国篆刻学的形成。

  (5)明清时期的印章

  1368年建立的汉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明王朝和至1911年被推翻的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先后统治中国达500多年。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

  为了医治在推翻元代统治战乱中造成的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局面,明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也相应发达起来。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造成城市的繁荣,全国除北京、南京之外,又出现了30多个新兴的城市。进入清代,由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这些城市的开发和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在这些城市里,人文荟萃,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为职业艺术家的产生创造了生存条件。篆刻艺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明清时期的印章,形成实用与艺术功能分流的趋势。注重实用价值的印章更为普及,经济和社会交往的频繁,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以印章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凭信用具,印章的社会需求量增大,加之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便于制作的石质印材的发现,也为印章的普及提供了可能。以镌刻印章为业的手工业行业应运而生。

  明清时期的官印制作规格严谨。明代的印章制度极为完备,对各级官印的质地、书体都有明确规定。如皇室及各级政府的官印,用金、玉印材,铸九叠文;将军印用铜材,铸柳叶篆;藩王印用玉材,镌玉篆;监察御史用八叠文等。清代沿用明代印制,只是印文可根据印章颁行区域,相应采用汉、满、蒙、藏几种文字。以一印中并用汉满两种文字的官印为多。一般官印为长柄直钮。藩王以上用印均雕刻精美的蟠龙钮。官印的形制、印文设计及制作工艺都较宋元时期有较大的提高。

  标志着明清篆刻艺术繁荣发展的是艺术印章。唐宋时期出现的书画收藏鉴赏印,元代兴起的文人画诗、书、画、印结合的主张,形成篆刻艺术与书法、绘画艺术的结合。明清两代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也带动篆刻艺术同步发展。明初画家王冕(公元1287—1358年)首创以花乳石刻制印章,石质印材的发现为大批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书法家、画家参与篆刻创作提供了契机,篆刻不再只是手工业者铸造的工艺产品,也不再局限于作为凭信用具,而成为篆刻家创造的艺术品,同时又是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文化商品。篆刻作品以商品的形式获得社会承认和流传,客观上推动了篆刻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形成。文字训诂学和考古学的发展,又为篆刻家们提供了借鉴古代篆刻艺术传统的有利条件。在经济发达地区,篆刻家相对集中,他们师生相继,师友交流,逐渐形成集中于某一地区的篆刻艺术流派。这些篆刻艺术流派的创始人,大多是艺术修养全面的书法家、画家或人,各有“印外功夫”,在篆刻创作上追求标新立异,发展艺术个性。他们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善于吸取古代艺术遗产的精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他们影响和带动一批批追随者,或在技艺上传承,或在艺术上相互影响,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提高。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的局面,使篆刻艺术在持续发展中,呈现绚丽多彩的艺术风貌。明清两代篆刻艺术无论就创作规模、艺术成就、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把中国篆刻艺术推向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明 迷易守御千户所 百户印

  明 迷易守御千户所 百户印
清 长春府印

  清 长春府印

点赞

本文电脑端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石艺张专业刻字,石头刻字,书法刻字,摩崖石刻,如有刻字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