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61年,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西泠印社,是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的民间学术团体,至今已延续了113年之久。而今,西泠印社被国内外印学界誉为“天下第一名社”,其麾下社员有500余人,遍布于世界各地。
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深入的研究印学。“印学”是“金石学”中的支脉,“金石”是“印学”研究的支撑,深入研究“印学”,就要从古今传存下来的金石中去发现汲取养料,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
西泠印社所“保存金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以古玺铜印为代表,兼及钟鼎彝器、泉布等铭文。一类是“石”,包括历代碑刻,以及孤山社址的摩崖石刻等。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岩画。狭义的摩崖石刻是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摩崖有些是经过书丹而成,但也有不少是直接奏刀凿刻,故其书风多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且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百余年来,历代西泠印社前辈经年累月在社址崖壁上凿下名家书法,其内容或记事,或怡景,这些富有艺术欣赏力的书法与孤山楼台亭榭互为衬托,相得益彰。
“金石留韵——西泠印社摩崖石刻拓片展”是西泠印社第一次与千里之外的成都永陵博物馆合作成果,此次采取图片与拓片相结合的展览方式,让观众能更直观的走进西泠印社,解读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安徽桐城张祖翼书
印藏 : 同社李君叔同将祝发入山,出其印章移储社中。同人用昔人“诗冢”、“书藏”遗意,凿壁庋藏,庶与湖山并永云尔。戊午夏叶舟识。
非昌黎诗,咏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铸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问彼都之贤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硕戏题,年七十有八。
静观 1983年李伏雨书
金仙阅世,石室遁形。辛酉年冬月。
人间何处有此境 道光庚戌七月既望 吴咨
隐闲 耐闲殊不易之,吾欲一印。石潜。
相关文章:
西泠印社-石刻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