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石刻
  • 佚名
  • | 2013-07-11
  • | 阅读
  • A|A

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学生曾巩的《金石录》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在关于金石学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甚至有的书籍还辑录了一些器物的图像以及其名称和用途,这些使得金石学的著作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未对器物的形制、划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没能进行断代研究,故而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商代以后的文化遗存,而且主要研究的是青铜器和石刻资料,但由于在各个时代所出土的文物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史前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及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各类传说,使得中国古代的金石学家虽然对其所研究的器物还没有准确的断代,但也已经有了朦脓的观念。

清代以后的金石学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推动了金石研究的复兴。其后有《考工创物小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捃古录金文》、《斋集古录》、《缀遗斋彝器款识考识》、《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古泉汇》、《金石索》等书,均为有成就的金石学著作。这一时期研究范围扩大,对铜镜、兵符、砖瓦、封泥等开始有专门研究,鉴别和考释水平也显著提高。清末民初,金石学研究范围又包括新发现的甲骨和简牍,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罗振玉和王国维是此时的集大成的学者。朱剑心《金石学》、马衡著《中国金石学概要》,都对金石学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金石学是中国的考古学的前身,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从中国的北宋开始。
“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上面有字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然后在这些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上,依据材料,来核对古代的经济、古代的史书,发现、纠正问题,并补充了很多问题。
因为他研究的是实物,所以也跟考古学搭一点边,但是跟后来的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还不太一样,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第一是有田野发掘、田野调查,有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一套方法论理论。
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金石学研究涉及文字学、历史、书法、文学、图书学等方面。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但在宋朝和清朝最为发达。宋朝石鼓文的出土和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是金石学的重要里程碑。
金石学不等于现代的考古学。在当代,金石学经常和其他学科融合,而不是一门独立学问。
郑板桥石刻拓本《难得糊涂》
  明至清初的书法家们,主要学习晋、唐以来的法帖,谓之“帖学”。清代中期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发展,汉、晋、南北朝石刻不断发现,书法也渐开学碑风气,形成“碑学”。 郑板桥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一些画家,是最早开创学碑风气的。他在《署中示舍弟墨》诗中说:“字学汉魏,崔蔡锺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可见,他是从汉魏碑碣入手,尤其是对崔瑗、蔡邕、锺繇的书法进行了刻苦的学习和研究。板桥对书法的“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使他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点赞

本文电脑端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石艺张专业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如有刻字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