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的校训是“同舟共济”,这一校训源自“同舟共济”这个成语,来自于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孙子·九地》中写道:“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自此,“同舟共济”遂成为表示协力同心、共渡难关的经典成语。寓意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精神。2014年,《同济大学章程》正式将其确立为校训,并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标识,校训不仅体现了同济大学的历史传承,也贯穿于师生行动中,如抗战时期的坚持办学、现代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等实践。
同济大学校名石:校名字体书法由舒同题写,1949年4月,舒同随解放军进驻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长、文教委员会主任,兼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等职。他先后应邀为“上海站”“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公共场所和文化教育机构题写铭牌。
乔石为同济大学题字:同济大学100周年校庆,乔石所题写的8个大字,“同舟共济,继往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