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校训释义
2021年9月3日,南方科技大学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公布校训: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
明德树人、求是治学、日新立校、自强报国,共同构成了南科大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精神内涵。“明德求是”是南科人的精神底色,“日新自强”是南科人的实践取向,二者构成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个人修为、大学追求与报国担当。
“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传统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新时代新大学,南科大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明德”也寓意南科大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校训校风传承。“明德”是中国古代对教育、对人才的最有智慧的理解,是中国育人观念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故放校训第一。
“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求是”是追求真理、探求知识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最好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南科大将求是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持续高水平发展。放在校训第二,代表知识追求与科学精神。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所新时代新大学,南科大肩负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以创新立校,以改革兴校。“日新”是包括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在内的全体南科人极具共识的价值认同,是南科人自我生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桅杆。放在校训第三,意在彰显南科大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的立校之本和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
“
自强”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包含三方面的意思:自尊、自立、自信,既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强大动力,也是一种能力塑造,是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能力,是国家举国体制的能力,也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一所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南科大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在关键科学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更多从重大原创性发现到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完全自主创新,担当起科技强国的重担。放到校训第四,具有时代特征与信仰追求。
南方科技大学校训石介绍
2021年12月20日是南科大11周年校庆日,南方科技大学校训石揭幕仪式在办公楼前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凤亮、校长薛其坤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

南方科技大学校训石揭幕仪式

南方科技大学校训石:位于办公楼前广场绿化草坪上,石头材质黄蜡石。

南方科技大学校训吴为山题字↑:校训题字原稿于2023年2月13日保存在南方科技大学档案校史馆。吴为山,江苏东台人。国际著名雕塑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文科二级教授岗,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中国哲学三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流动站首席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当选为该院通讯院士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