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但在山体石崖上作画,还留下许多珍贵的摩崖石刻。首先要提到的是习水县三岔河的蜀汉摩崖题记和石刻。在这里,发现了五座岩墓,开凿成穴,方口铲形,长宽进深不等,岩墓旁有两处题记。其一镌刻着37个字,字迹尚未漶漫,清晰可见:“章武三年七月十日姚立从曾意买大父曾孝梁右一门七十万毕知者廖诚杜六葬姚胡及母”。
作记的时间明明白白写着“章武三年”,也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死于白帝城而后主刘禅初继的那一年,这个题记,不但足证蜀汉的势力此时已进入贵州,人们使用它的年号,而且是国内罕见的蜀汉遗迹。另一处摩崖题记是“麦孟京石”五字,据考,“”古作“叟”,那么,也就是一个名字叫麦孟京的人所刻的了。在最小的一座岩墓口的东西石壁上,刻了双阙,显示墓主的华贵气派。阙为双重�,宝顶结构,古老的岩墓用这种装饰是少有的。在这座墓顶端的石壁上,刻有一幅《捕鱼图》,有一叶扁舟,舟中竖起两片长羽,形状与南方铜鼓上常见的羽人相似,从舟尾伸出一根长竿,正在驱赶一只鸬鹚下水捕鱼,但见水中有一条鱼在仓皇逃窜,手法稚拙而情景生动。旁边的岩墓内壁上,有鲤鱼浮雕,鼓鳍张嘴,寻觅食物[3]。�
��贵州的摩崖造像有好几处,各具特色。石鹅嘴摩崖造像在赤水县旺隆场附近,崖似天鹅从天外飞来,崖上有一尊圆雕男子立像,高2米许,峨冠博带,肃穆端庄,双手叠于胸前,赤足立于高浮雕的龙头之上,两侧似有波涛,是贵州保存较完整而且较大的一尊摩崖造像。在赤水河葫市滩右岸的石壁上,有佛像九尊,分上下两排,居中的一尊为结伽趺坐像,神态端庄,慈祥的观音坐在莲花座上,关羽横刀勒马侧立一旁,造像体形比例适当,雕刻细致,面部造型独具匠心,能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大抵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习水三岔河的望乡台有一处石窟造像,雕凿在高约百米的岩窟里,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有西北、东南两窟,西北窟内有释迦牟尼、迦叶、阿难3尊佛像,座下有圆雕神像48尊,东窟为袁锦道祠,石龛雕成一座四柱三门石碑坊,袁氏及其一妻二妻正襟危坐,开凿的时间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黔西南册亨县北的海尾地方,岩壁上有浮雕的观音像一尊,高59厘米,造型典雅,神态安详,手托宝瓶,坐于莲台之上,造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兴义泥凼,也就是何应钦的家乡,在龙阴山南侧有个“菩萨洞”,光绪年间,乡人依山临崖,利用钟乳石的自然形态,雕成一尊观音像,并用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镌刻龙、狮、虎、豹、猴、鹿、鹰、鹤群像及莲花、牡丹,还雕有雄狮一头。�
��自明以来,摩崖石刻兴盛起来,亦有许多可观的石刻。明朝弘治年间,贵州宣慰司同知宋昂,在贵州花溪高坡石门寨题有“永镇边隅”,字体双钩,每字约一尺二寸见方,右刻“洪边兵临”四字。正德间,播州宣慰使杨斌随道人白飞霞学道,于遵义大水田畔山腰仙女洞刻摩崖一处,洞上横刻“鹤鸣风景”四字,并用狂草题诗四首,落款为“颠仙”,洞中还刻有数十幅道教符�和神祗石刻。思南潮底临道的石崖上,题有“黔中砥柱”4个大字,那是嘉靖间贵州名士田秋所题。王阳明在龙场与土司安氏有交,万历年间,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国亨特在阳明洞口,大书“阳明先生遗爱处”7个字。习水县的鱼溪岩壁上,有幅摩崖石刻,虽仅有17字,但题刻的时间是“开熙元年二月十五日”,“开熙”乃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所建“大夏”的年号,这在国内也是少有的。明末清初,不少有民族气节的人隐居西南,滇黔佛教大盛,永历年间大错和尚钱邦芑曾住余庆县蒲村的他山,留下许多摩崖石刻,他在陡峭的石壁上大书“他山”二字,正楷直书,笔力苍劲,又审石度意,题有“石帆峰”、“翠屏”、“洞天”、“云房”、“云归处”、“留云峡”等15处摩崖石刻。�
��清代的摩崖石刻更多,遍及全省各地。贵阳南郊大地寨的青山崖壁上,有贵州名士谢庭薰所题“是春谷”摩崖,两旁刻有“白苎春流环谷水;青山高泳属宣城”的楹联,崖洞左右刻满诗文,洋洋万言,字约一寸见方,欧体楷书,又刻《洗心泉集序》三百八十余字于右侧,落款为“捧日生”,时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三都设立都江厅,并开通都柳江航道,独山知州孙绍武在布仰崖上大书“向来王化外,今入版图中”10个大字。咸丰年间,有人在贞丰县者相镇东隅崖壁上大书一个“虎”字,字高3.77米,宽1.75米,笔势流畅,雄健苍劲,刻工精细,只是题字者不知何许人也。在遵义沙滩的禹门山,有郑珍的摩崖手迹,七行篆书,古朴典雅;相去数步有莫友芝隶书11行,又有黎庶昌书,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真迹实为可贵。同治年间,书画家孙清彦在兴义捧�甬壁上大书“西南屏障”4字,雄浑奇丽,挥洒自如。沿河县临乌江的观音岩上,镌刻有洪武题记一则,标明宣统元年(1908年)洪峰的最高水位和洪水情况,是难得的水文记录。此外,丹寨县龙泉山摩崖石刻也是有价值的,光绪二十年(1849年),当地出现百年未遇的天旱,八寨厅同知吴光銮亲临龙洞求雨,于是在洞口镌刻“精冀冥通”4字,每字长7米,宽0.66米,笔力遒劲,阴刻楷书,是难得的历史真迹[4]。�
注解:
[1]吴正光、庄嘉如:《贵州境内的几处崖壁画》(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4期)。
[2]曹波:《开阳古代崖壁画初探》(载《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1期)。
[3]黄泗亭:《贵州习水县发现的蜀汉岩墓和摩崖题记及岩画》(载《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
[4]《遵义地区文物志》及《贵阳市志·文物志》、《黔西南州志·文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