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
采药昆仑的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的石刻介绍: 石刻形态:石刻文的岩壁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菱形,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0厘米。岩壁表面上方有轻微剥蚀,中部有一道斜直的裂痕,壁面磨蚀风化较为严重,下方有多处残损剥落。
刻字内容:该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内容为:“皇帝/使五/大夫臣翳/将方士/采藥昆/陯翳以/廿六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一百五十/里。”
所刻内容当代释义为: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此行的终点)。”由于内容是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的石刻,后被简称为“采药昆仑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化历史意义:
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注:地理位置)问题——“昆仑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关于它的传说和神话很多,但其具体位置在哪里,是千百年来一直困扰学界的谜题。黄河源石刻的发现地点位于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畔,扎陵湖之南便是巴颜喀拉山脉,因此石刻中提及秦使及方士‘采药’于‘昆仑’等字眼,当指巴颜喀拉山脉及其周边区域,它无疑就是大部分先秦文献中所指的‘昆仑神山’。这一重要发现证实了唐代刘元鼎及清康熙年间勘定河源时,对昆仑山地望的推定,与《山海经》《禹贡》等先秦文献关于昆仑山的最早记录‘河出昆仑’‘昆仑之丘……河水出焉’等重要地标特征非常契合。”
”采药昆仑的石刻真伪“多位学者提出质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发文《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石刻造假新高度》。“铭文若如释文所释,敝人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这是石刻造假新‘高度’。”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26年灭六国,始议帝号,称皇帝。“这块刻石称五大夫26年3月到达河源……秦人出发,最晚当在始皇25年的冬天或者秋天,此时嬴政还没有称皇帝号呢。那么,远在黄河源的五大夫,是如何提前预见到秦始皇称皇帝的?
“秦代方士早不去晚不去,专门挑寒冬天气上路去河源采药,是去采冬虫夏草呢?还是去送死呢?”
学者胡文辉提出,真正的疑点是石刻上看似很普通的动词——“采药”。“‘采药’一词,在现在看起来,自然是古代的词汇,但它实际上并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
这一石刻早几年就曾被青海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发现。
据侯光良教授回忆,2020年7月,在扎陵湖北岸距离湖边几百米的凸起岩石上,“看到的东西让我大吃一惊。直接是汉字,而且是篆体,我头一昏,这地方怎么能发现这东西呢。再仔细一看上面有皇字,非常兴奋,连忙拍照记录,回来进行整理研究,并上报相关单位……”
侯光良教授认为,首先这是古代遗物,不存在伪造。其次这个石刻是国家行为,并非个人之力所能完成,字体造诣深厚,非常规范,并有车行到达非常遥远的河源……
但侯光良教授更倾向于认为,石刻是元代或清代的。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也引起浙江摩崖石刻研究者的关注。专业人士称要现场看过才有发言权,没有实地看过就下结论太过武断。“如果是当代伪刻,现场很容易看出来。另外,如果是造假,实在想象不出,谁有这么厉害的造假手段?”
2025年9月17日后续新闻报道:
就在我们还在猜想山海经中的万山之祖-昆仑神山到底位于何处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答案,竟藏在我国青海玛多县的一块刻有秦篆的巨石之中。
就在我们还在猜想山海经中的万山之祖-昆仑神山到底位于何处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答案,竟藏在我国青海玛多县的一块刻有秦篆的巨石之中。 神秘刻石现身青海 今年6月,青海玛多县当地牧民在放牧时,无意中发现山上的一块巨石上,竟然有着明显的石
神秘刻石现身青海
今年6月,青海玛多县当地牧民在放牧时,无意中发现山上的一块巨石上,竟然有着明显的石刻痕迹,还有牧民称自己在40多年前就看见过。虽然石刻断断续续,但上面的文字还是引起了牧民的注意,并把消息告诉了有关单位。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这块位于4300多米高原上的刻石,总长约82厘米,最宽处仅有33厘米,但上面依稀可见的文字有12行37个字符之多。从文字风格上来看属于秦篆,其中保存完整的几个文字依稀可以辨别出“皇帝”、“使五”、“大夫臣”等。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虽然一时间无法辨别真假,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当地政府还是协调公安机关和文旅部门的干部职工,在现场24小时进行值守,并设置了临时性保护设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随后在报纸上刊登了相关文章,但这却引发了不少争议。
争议声中求真相
有人坚信这就是无价之宝,也有人质疑它就是后人的伪作。
不少学者看完实拍图之后,指出石刻上文字不仅看起来有点“新鲜”,而且图片中文字篆刻的痕迹更符合现代工具雕刻的特征,就连石刻中秦篆的文字也与当时的秦篆字体不太相符。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面对争论,国家文物局迅速组建了工作专班,抽调了多个领域专业人员集中进行科研攻关,并两次亲赴现场,从石刻本体上收集赋存环境等科学数据。
经过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的加持,刻石文字上留存下来最真实的凿刻痕迹被展现在了专家面前,他们很快发现这种痕迹,与秦代刻石惯用的平口工具刻制的痕迹十分相似。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而且刻石的矿物和元素分析,不仅排除了现代合金工具的凿刻的可能性,而且刻痕内部和刻石表面的风化次生矿物,证明了其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绝非近期新刻。
最终,科学检测数据证实:刻石是名副其实的秦代产物,,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也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重新定义历史的发现
刻石上的文字虽然部分残缺,但专家们从保留下来的信息中,还是判断出这是一块记载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派遣五大夫翳率领方士前往昆仑采药的刻石。
简单来说,刻石上的文字相当于当时的“公务记录”。它记载了使者翳在秦始皇三十七年三月己卯日乘车到达此地,并计算了行程距离。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这个发现打破了学术界的传统认知。过去,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原王朝对青藏高原的认知形成于西汉时期。但这块刻石的发现证明,早在秦代,中原人就已经到达了青海高原地区。
四川大学霍巍教授指出,这表明秦人已经形成了相当辽阔的疆域概念。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也表示,这个发现刷新了我们对古代高原交通的认识。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因为刻石还与高原岩画中的骈车图像、出土车轮等文物相互印证,说明秦代的车辆技术已经能够适应高原环境。
同时,国家文物局还宣布,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为基础,围绕扎陵湖、鄂陵湖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更多历史密码可能在未来被一一解开。
国家最终确认!青海神秘刻石是真的,山海经中的昆仑神山找到了
高原不语,石不能言,但历史的声音终将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字传达给后世,这块秦代刻石静静地躺着,等待着更多人前来聆听它讲述的古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