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刻字与刻画
  • | 2017-01-11
  • | 阅读
  • A|A

  宜兴壶最普遍使用的装饰方法是刻字和刻画。这是嘉庆时期名士陈鸿寿对宜兴壶一大贡献。陈鸿寿痴迷宜兴壶,与文友设计多款壶,如石瓢、井栏、合欢等造型,一直为宜兴壶雅俗共赏的造型。
紫砂壶刻字
  陈鸿寿本人是篆刻家、书法家。他与朋友雅好在壶上铭刻,日后在壶上刻字、刻画成为风尚,以至铭刻紫砂壶成为一个行业,专业从事刻字画的人被称为“刻字先生”。
紫砂壶刻字
陈鸿寿
  瓢俗称“葫芦”,大江南北极寻常之物。瓢字前加石,寓意宜兴壶的材质坚硬如石。
  “东方滑稽其腹如瓢”,“东方”指汉武帝时的东方朔,这位机灵聪明的山东人专职给武帝讲笑话、讲故事。笑话说好了,武帝一高兴会赐其丰盛的酒肉或赏赐白玉、黄金等物,招来宫廷中远比他级别高的文官们的嫉妒。
  他自己宣称,一般人只会隐居在深山老林中,他则能隐居在宫廷之中!“东方滑稽其腹如瓢”这极为深奥古雅的话语意为:东方朔以其滑稽幽默经常享受酒肉,弄得肚子像葫芦一样,好比今天的啤酒肚。据说幽默、滑稽者往往比常人更能忍受苦难。
  仔细体味这句话,东方朔虽能取悦于皇上,可遭遇宫中文臣的嫉妒,他实在孤苦远甚于山林隐士了。而石瓢壶中的茶水,在清代以绿茶为主流,本质上也是苦的啊!在曼公看来,东方朔为了酒肉滑稽取巧是自找苦吃,弄出个酷似葫芦的大肚子。而葫芦做成什么都不如做成瓢,盛水煮开沏茶,怡情养生!
紫砂壶刻字
  郑板桥曾在壶上亲自铭刻: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三两寸水起波涛。此壶现珍藏于香港茶具博物馆中。
  这一类壶是否为曼生亲刻或者杨彭年亲自制作,已不是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其铭文之寓意、铭刻的水准、字画布局是否得当。这些都成了装饰美感的组成部分。
  与曼生齐名的是瞿应绍。瞿应绍字子冶,是一位有才情的画家,性格诙谐。子冶能在石瓢一类光器上,任自己的性情发挥,字刻得如同野马脱缰,自由自在,与曼生的严谨对比形成迥然不同的另类风格。为了使石瓢更便于他铭刻,他让艺人将石瓢的壶身做得明显比曼生石瓢陡(口较小,壶底和壶身的角度较小),现在将此种造型的石瓢称之为“子冶石瓢”。
紫砂壶刻字
子冶石瓢壶
  子冶将竹子一类的题材刻在壶上,可以说是在曼生石瓢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也为后来艺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带来了更多启发。
紫砂壶刻字
六方井栏-尹琴
  我们仔细比较字画的装饰美感与壶的美感会发现:如有些书画家,偶尔在壶上刻字、绘画,请了高手刻成,这类字画格调高,富于美感,其字画在美感上往往超过了壶本身。
紫砂壶刻字
斗方提梁-宗华
  但也有不少制壶艺人,为满足市场需求,盲目的请刻字者在壶上铭刻字画,由于审美水准不高,字画搭配不当、字画格调不高, 反而影响了壶的品质。此类装饰还不如没有。

点赞

本文电脑端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石艺张专业刻字,石头刻字,书法刻字,摩崖石刻,如有刻字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