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人类的活动传播,发展了武夷山,为自然山水增辉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驻足在九曲溪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有高悬崖壁数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处;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鸿儒大雅的书院遗址35处;有堪称为中国古书法艺术宝库的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宫观寺庙及遗址60余处。这些遗存星罗棋布,如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涧、峰麓山巅、岩穴崖壁,将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人民的劳动融于自然山水之间,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这在我国的诸多景观中是极为罕见的。
沿着九曲溪而行,游人在沉醉于武夷山的秀美山水时,更会被两岸峭壁上一方方摩崖石刻而吸引。镌刻在这里溪礁州石之上的大、小石刻曾经有500余幅,时间从晋唐至民国横跨1700余年,甚至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活化石”和“活碑帖”。
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武夷山摩崖石刻成为一道难题。昨天,记者从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了解到目前他们正与上海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室合作,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新涂料等现代高新技术,启动对武夷山摩崖石刻系统保护工程。
石刻保护 一道世界难题
武夷山属丹霞地貌,岩体由沙砾岩构成,加上常年温暖、多雨、湿润,植被、幔藤、苔藓等生长迅速,都对武夷山的摩崖石刻保护造成困难。专家称:“石刻容易自然风化脱落等,如何保护是一道世界难题。”, 据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武夷山自上个世纪末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武夷山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监测的项目,景区管委会还专门设立了监测中心,常年对包括摩崖石刻在内的文化遗产跟踪监测,“每五年对全山石刻进行一次描红、苔藓清理、排水系统清淤。”该负责人说,在保护过程中他们发现监测石刻风化的过程不明显,很难预测其潜在的危险。
高科技上阵调出新涂料
去年,景区管委会对武夷山摩崖石刻监测、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立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此列为保护专项和提供保护经费的支持。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工程主要有两项内容,首先是建立武夷山摩崖石刻保护信息系统。“对全山的摩崖石刻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用专业高分辨率微距摄影。”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激光扫描,把每一处石刻的细节、字体等数据测算提取出来。然后将根据微距技术所拍摄得到的图像,每隔一两年对石刻进行扫描并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有变化立即开展修复工作。同时,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所有摩崖石刻的位置准确定位。
涂料的使用对摩崖石刻十分重要,科研人员正在通过研究和实验,确定一种对石质风化小,附着力强,色彩鲜亮的可靠涂料,以延长石刻的寿命。“已经排除油漆等现代涂料,更多地考虑使用传统的朱砂,石灰等天然涂料。”一名科研人员表示,目前实验室在进行复杂的实验,研究朱砂、石灰和虫胶、桐油等天然的黏合剂之间的配方,他们也在实验研究红色涂料之外其他色彩的涂料。
目前,武夷山摩崖石刻专项保护工程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今年内即可进入实施阶段,“这将为其他地方摩崖石刻的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