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
  • | 2014-12-03
  • | 阅读
  • A|A

  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发现于1993年12月,深埋在地表以下10---20米处。
根据崖壁上留下的文字考证,石刻开凿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至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耗时二十年。毁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
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呈南北走向,总长度21.2米,高度3.4米;雕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天王、力士等117个佛教人物,另有文人骚客的题记22方。
唐宋摩崖石刻造像依山而凿,上下分层,分组排列,气势壮观,线条流畅,人物丰满,极富艺术感染力;题记笔力遒劲,文字优美,是徐州年代最久远,保存是完美的碑刻。1995年,唐宋摩崖石刻被评为省级保护文物。
唐宋摩崖石刻自发掘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来,徐州云龙山兴化寺已投资300余万元,对石刻进行保护怀维修,但由于石刻处于渗水性极强的崖壁上,有些石刻终年潮湿,个别已出现腐蚀性脱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云龙山摩崖石刻
【云龙山唐宋摩崖造像】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徐州市区南部云龙山第一节东山坡。在石佛殿内有一尊凿于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头像,依山雕凿,高达丈余,称“北魏石佛”,云龙山也因此而称石佛山。在头像两侧的崖壁上依峰岩走势分布着72个佛龛250余尊石佛小造像,高达15米。造像旁的题记有的为皇帝、皇太后求福,有的为父母妻儿许愿,现存题记年代分别为唐开元二十二年(743)、乾元三年(760)、元和十三年(818),宋政和七年(1117)。1993年12月,在距北魏石佛东230米的崖壁上发现了大面积的唐宋摩崖造像。这批造像沿山崖凿刻而成,均为高浮雕,自上而下共分4层7组,有71个佛龛、38方题记、195尊佛教人物造像。已释读的年号有唐元和八年(813)、十一年、十三年、十四年,长庆元年(821),大和元年(827)、五年,开成元年(836),宋庆历癸未年(1043)、治平三年(1066)等。根据题记和石窟考古学推测,1、2、3、4、7组为唐代佛教造像,5、6组为宋代石刻。全部佛教造像中除1龛1尊为北宋造像外,其他均为唐代元和八年至开诚元年(813~836)20多年间凿造的。雕像有释迦牟尼、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高僧、供养人等。人物造型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而富有个性。从以上情况可知,云龙山东壁上下两处造像为一个整体,它的开凿从北魏一直延续到宋,在唐代达到鼎盛,共有900多年的历史。

 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风景区,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云龙山以“溢洪道”为界,溢洪道以北属云龙区,以南属泉山区。通常所称的云龙山多是指北部的部分山峰。 云龙山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景观。山上文化古迹众多,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历史景点。 云龙山有佛教文化,从北魏到清代,逐步建起兴化寺、大士岩、唐宋摩崖石刻等著名历史古迹。每年农历2月19日都会举办云龙山庙会。 宋代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曾多次携友游览云龙山,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名篇。先后登临云龙山的历代名人有刘邦、刘裕、苏轼、乾隆、邵大业、毛泽东、蒋介石、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可染等。

点赞

本文电脑端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石艺张专业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如有刻字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