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皇木摩崖石刻
  • | 2014-10-20
  • | 阅读
  • A|A


采皇木摩崖石刻,刻工刀法娴熟
 摩崖石刻之“摩”,有摩擦、抚摩、磨炼、切磋多种含义,“崖”为山崖。摩崖就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铭功、记事等文字。其特征是“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与碑碣的区别在于:“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摩崖与石刻的关系是:“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摩崖石刻之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摩崖石刻专指利用天然的壁刻文记事。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造像和特殊的石刻——岩画。摩崖石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而且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笔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十堰所在的秦巴山区,古代为“楚之僻地”,开发较晚,所以至今发现摩崖石刻不多。据《十堰晚报》报道,2007年1月在郧县大堰乡发现了摩崖石刻。而据《十堰文物志》记载,十堰境内已发现的石刻有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摩崖石刻、房县大木厂镇柳林村石垭子清代摩崖石刻、竹溪白云岩明代摩崖石刻及竹溪鄂坪采皇木摩崖石刻等处。
    采皇木摩崖石刻,位于鄂坪乡慈孝沟村南300米。石壁高8米,宽8米,题刻帽高1.7米,宽1.8米。字径0.05米见方。竖排阴刻楷书9行68字:“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不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求之即得,奉之如玉;木即得矣,村即美矣,皇堂成矣,皇图筑矣。嘉靖戊午蒲月十一日,光化县知县廖希夔撰,典史华享翟华。”
    采皇木摩崖石刻产生的缘由,主要是由于明嘉靖年间明世宗下旨要修复遭火焚的故宫三大殿,因而在川、鄂等省大规模收集木材使然。湖北光化知县廖希夔调集数千人,在刺小沟采伐楠木,取水道运京。刺小沟由此得名慈孝沟。廖知县交皇差返回故里,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赋诗刻于伐木处石壁上,以示后人。
    具体来说,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三十日,故宫三大殿又发生火灾,奉天门(今太和门)、左顺门(今协和门)、右顺门、(今熙和门)午门外左右廊连带烧毁。也就是说,大火沿着三大殿东西两廊一直烧到午门外。据姜舜源在《故宫建筑揭秘》介绍说,这场火灾损失十分惨重,于是明世宗朱厚熜让大家找原因。朱厚熜自己也找原因。他找的原因是,奉天殿的“天”字在殿额上被压在“奉”字之下,违反了“天”字抬高书写的原则,上天有意见,所以总降天火。因此,下令将奉天殿改名“皇极殿”,谨身殿改名“建极殿”,华盖殿改名“中极殿”。三大殿入清以后又分别改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了筹款重建已毁宫殿,他下令户、兵、工三部集资白银三十万两,派御史到各省催要历年拖欠的工料钱,下令动用各地存储的违法罚款和空额余薪。最后仍感不足,又指使北京、南京的物资官员各库搜寻,有好的都拿来。三殿重建工程历时五年,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完成。
    光化知县廖希夔带领数千人到竹溪鄂坪采伐木材,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件小事情。
    要采伐的木材,不仅要“大”而且要“贵”。“大”指长度和周长。例如,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古诗中“天子坐明堂”的“明堂”,指的就是这种大朝殿。太和殿内空间开阔高敞,共有七十二根巨大的楹柱支撑着沉重的屋顶。殿中央皇帝宝座周围的六根大柱,每根都有十米多高,三米多的周长。贵,是指名贵树木,楠木为首选。楠木别名桢楠,樟科,常绿乔木。树高30米,树干通直,材质致密,纹理细腻,防腐防湿,是上等建筑用材树种。(1992年编印的《竹溪县志》)
    深山伐木,苦不堪言。修建皇宫所需的楠、杉大木,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狭谷,不仅有毒蛇猛兽,且环境乌烟瘴气,再加上风餐露宿、疾病传染,所以入山采木者,只有一半能够生还。《明经世文编》卷415《吕坤忧危疏》:“寒暑渴饥,瘟疫瘴疠,而死者无论矣。仍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倘遭艰险之处,跌伤压死,常百十人。蜀民语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苦可知也。”
    从鄂坪运木料必走汇湾河。汇湾河属堵河水系,原志称南江,又名柿河。源出陕西省镇坪县,流经竹溪县的鄂坪、汇湾、兵营、新洲四个乡镇,至新洲的潭口汇入竹溪河,而后东流至两河口(烂泥湾)汇入堵河。汇湾河在竹溪境内分上、中、下游:小河口以上为上游,流程70公里,河宽25米,水深1.5米,流速0.6米/秒,河床弯狭多礁石,不能通航;小河口至郭家洲为中游,流程30公里,河宽40米,水深2~6米,流速0.6米/秒,可航行2.5吨小木船;郭家洲至两河口为下游,流程28公里,河宽90米,水深3~10米,流速2米/秒,可航行10~20吨的木船。由此可见,这条水路很不好走,更不易为皇上运输修建故宫用的贵重楠木。这里记载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汇湾河,也许400多年前的汇湾河的水要深一些,但是弯曲狭窄的河道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那时木材采伐后,“一木卧倒,千夫难移。只有趁山谷洪水暴发,借洪水浮冲出山,然后漂流入江河,结筏而下。川东南、鄂西北,离京路途遥远,大木得由河川运入长江,再转运河,才能运到北京”。在惊涛骇浪中,又不知丧失多少性命!
    派人到竹溪采伐建皇宫所需用的木材,仅仅是重建三大殿大工程中的一个小细节,但对具体采办者来说当然是天大的事情。尤其是一个小小七品芝麻县官能直接为皇上办差,是千载难逢、终身难遇一次的天赐良机,搞得好就会一朝飞黄腾达!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全力以赴,正如廖希夔知县在石刻中所表达的“求之不得,于焉踯躅”“求之即得,奉之如玉”的心情:采不到皇木怎么办,让人徘徊不前,进退两难;采到了皇木让人担心,像侍奉宝玉那样怕出意外。至于廖知县为什么要在伐过木材的深山幽谷的石岩上,刻下为皇上办差的事情,或许是受了表彰,或许是得到提拔,以及为什么让光化县知县来办这个皇差,也许到光化县的故纸堆中可以找到答案。 
    楚天金报讯(特派记者邓伟 特约记者石苑)在十堰市竹溪县鄂坪乡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谷中,有一块刻了短短73个汉字的石壁。就是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壁,竟然佐证明朝时期故宫的建设,一跃成为国家级文物。近日,记者跟随当地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翻山越岭探访该石壁,了解其背后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
    放牛娃偶然发现摩崖石刻
    巍峨壮观的北京故宫殿宇,天下瞩目。相比之下,在距离故宫千里之遥的十堰市竹溪县鄂坪乡慈丰村一条人迹罕至的山沟——慈孝沟却显得过于渺小和冷寂。然而,历史却总是出人意料,小山沟中的一块石刻,却将其与故宫联系在了一起。
    上世纪70年代,一个放牛娃在慈孝沟放牛,牛散开各自寻草吃去了,他坐在沟崖上,偶然发现对面崖龛上好像刻着字,便攀爬上6米多高的石壁,看清了这段古代的字迹。1983年,湖北郧阳地区组织文物普查活动,按图索骥,查得此迹。
    日前,记者专程探访了这处著名的摩崖。从竹溪县城驱车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车随山转,几近90度的急转弯不禁让人心惊。到了慈孝沟公路边,在当地乡镇干部指引下,顺着一条进入山沟的密林山路,步行40多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条悠长的山谷。这就是幽深险峻、树木丛生、人迹罕至的慈孝沟。
    前行数百米后,引路的向导突然停下了脚步,手指着山崖右侧一片突兀的石壁:“瞧,这上面就是石刻!”循声望去,只见摩崖石刻四周古树附藤,参天蔽日,清幽静雅,画意盎然。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仿佛就悬于头顶。
    经测量,石壁高8米、宽8米,题刻帽高1.7米、宽1.8米。石壁上有镌诗三首,署名为“嘉靖戊午蒲月七日光化县知县福人廖希夔撰,典史华亭瞿华”。石刻文字直排楷书,正文计9行共73字,字径三寸,字体圆润浑厚,刚劲有力。悠悠400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字迹虽受风化,仍然清晰可辨。“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未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图巩矣。”石刻的正文一首诗,字里行间不仅叙述了当时营建皇宫在此采伐木材的情形;而且还折射出作者刚接受采皇木任务时徘徊、焦虑的心情,也有采到了皇木(即高大楠木)而视其为珍玉,将完成使命的激动心情。

石刻文字直排楷书,字迹虽受风化,仍然清晰可辨
    故宫午门楠木采自石刻下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进一步考证皇木采伐地的真实性和具体详情,当地文物工作者千里迢迢赶赴京城故宫博物院,查找了有关资料,弄清了一些史实。
    据考证:石刻产生的缘由,是因为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下旨修复遭火焚的故宫三大殿需要上等木材,湖广襄阳道光化(今老河口市)知县廖希夔奉旨调集数千人在刺小沟采伐楠木,取水道运京。刺小沟由此得名慈孝沟。而慈孝沟之水,出自柿河,可通木排,入堵河至汉水、长江,经京杭大运河转运至北京。
    廖知县交皇差返回故里,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赋诗刻于伐木处石壁上,以示后人。
    据《故宫史语》载:“故宫于1420年建成后,次年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即被大火焚烧。修复后,在嘉靖年间复被烧……修复这座宫殿的木料,都是由四川、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地的大山采得。”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辛卯,新建朝门午楼、东西角门,左右顺门,阙左右等门工完。得旨:朝门且仍前、权各大朝,各门楼各待殿成降制。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甲子、大玄都殿完工,十月甲午、以永寿宫工成。采皇木是嘉靖三十七年以前的事,在题诗时已完成这项皇差。据此推断,复修故宫的宫殿,如现存午门、阙左右门、左右顺门和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等处使用的部分木料采自竹溪县的慈孝沟,并核实所采木料为楠木。
    1986年,采皇木摩崖石刻被列入湖北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湖北省政府又明确该石刻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又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竹溪县保护性旅游开发重点项目。

采皇木摩崖石刻四周古树附藤,参天蔽日,清幽静雅
    一棵楠木运到北京至少三年
    众所周知,自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营建北京故宫时起,修建故宫就注定成为一场浩大的工程载入史册,为此而消耗的人力物力无以计数。
    楠木质地坚挺,不腐不蛀,遇雨有阵阵幽香,除这些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它的稀少和成长的缓慢,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楠木为我国特有,主产地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因为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采伐运输十分困难。因为木材粗大,深山之处又没有畅通平坦的道路,大木伐倒后,通常要等待雨季到来,利用洪水将其冲出深山。然后结成木筏,由水路经运河运到北京通县的张家湾,再经半日陆路之程运至北京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和朝阳门外的大木厂。
    明朝宫廷曾大量采伐“皇木”,主要是珍贵的树种楠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筑多为楠木构筑。然而,早在汉朝,皇家贵族已将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的金丝楠木大肆伐用,所剩几无;到了明朝,楠木只有在湖广、云贵和四川原始森林寻找。
    对于楠木的采伐,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在明朝朝廷大量采伐之初,这种树木零星地散见于原始森林。随着采伐量的逐渐增加,能够利用的楠木大都只剩在“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了。这些地方不仅难于攀登,而且有毒蛇猛兽、瘴气蚊虫,砍伐极为困难。
    专家们介绍说,采伐工作动用了巨大的人力,整个过程艰苦异常。所选的楠木是有严格的标准,按照长短和围长分成不同的等级,所有符合等级标准的楠木全部砍伐。由于好的楠木都是产于人烟稀少的“险绝之地”,披荆斩棘,找到它们已经非常困难了,采伐以后,再辟出道路,经由水路辗转运到北京,整个运输过程非常艰难。当年,一棵楠木从采伐到运至北京,一般都要3至5年的时间!
    清朝初期以后,被誉为中国木材瑰宝的楠木已越来越少。如今,行走在采皇木的慈孝沟遗址,昔日茂密的楠木已被古人砍得一干二净,荡然无存,而在与此不远的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的一座山头上还存有一大片楠木林,为当时皇室采集楠木佐证。这片楠木林四季常青,每株树蔸下几乎都有清泉汩汩流出,夏天清凉彻骨,冬天则雾气缭绕。据林业部门普查核实,这片林地共存活楠木144株,高15米至40米,胸径10厘米至100厘米,占地面积约8亩。专家对最粗壮的一株三人合抱楠木判定,生长时间超过400年。

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的楠木林,共存活楠木144株
    沧桑石刻佐证明朝皇宫建设
    竹溪县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是鄂、川、陕三省交汇之处现存年代较早、发现较少、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朝摩崖石刻。那么,其遗产价值究竟何在?
    竹溪县文体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熊翔指出,该石刻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反映明朝皇宫建筑建设的重要史料,也是反映十六世纪鄂西北林业的重要史料。“不仅表明了明朝嘉靖时期对皇宫的重建历史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对明朝皇宫大殿修建的历史贡献,同时还真实记录了由汉水至长江、至大运河而北上到达北京的皇木运输路线。”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目前的研究中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对紫禁城建设的贡献论述较少,没有突出朱厚熜在紫禁城大型建设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专家们研究发现,为了筹款重建已毁宫殿,朱厚熜下令户、兵、工三部多方集资,以建设皇宫,还亲自更改了部分宫殿的名称,下令将奉天殿改名“皇极殿”,谨身殿改名“建极殿”,华盖殿改名“中极殿”。特别是三殿重建工程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完成以后三殿没有大修。“朱厚熜是三大殿的建设终结者,因此,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熊翔告诉记者:“采皇木摩崖石刻的选址十分科学。即使是在山涧的丰水期,石刻也高于最高水位线3米以上,且所在位置有树木遮掩,利于保存。因此,具有科学价值。同时,采皇木摩崖石刻是汉水流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社会价值在于,该石刻及其附属资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汉水作为一条古老的文化线路的重要价值,而这条水路动脉在促进我国历史上的南北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点赞

本文电脑端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石艺张专业刻字,石头刻字摩崖石刻,如有刻字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