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校名题字采用王羲之碑体(集王羲之的字组成),体现中南大学深厚的历史沉淀。字体展现出平和自然、遒美健秀的特点,笔势委婉含蓄,与中南大学“向善、求真、唯美、有容”校风所展现的海纳百川,全面创新的教育目标高度吻合。王羲之碑体同时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象征着中南精神代代传承。

中南大学校名题字
中南大学的校门牌和校徽上都采用了王羲之的字迹。这些字迹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富有文化底蕴,使整个校园显得更加庄重和典雅。王羲之的字不仅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巅峰,还寄托了对中南大学的美好祝愿和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中南大学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还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王羲之的字迹在“中南大学”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组合,使得整个校名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充满了文化内涵。这种独特的校名设计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文化价值来看,王羲之的字都为中南大学增色不少。

中南大学校名石↑

中南大学的校门↑

中南大学校名石↑
中南大学的校训文化
中南大学的校训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中南大学校训: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中南大学校训标准字体为颜体“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与中南大学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二是与孙中山先生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三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办学特色。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
“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
"知行合一”,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
“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