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石刻
镌刻在峄山上的“鳌”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用长2.9米、重达40公斤的特制毛笔书写而成。此字镌刻于峄山五华峰东约0.5公里处神雀台球块巨大石壁(原名无字碑)之上,其左下有丹书跋文:“邹鲁峄山,岱南奇观。美夺五岳,秀丽赞元。帝王骚客,幸会于斯。古今共赞,以鳌记之。”邹鲁峄山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与黄山之秀于一身,玲珑剔透又雄伟壮观,实无愧于“独立鳌头第一奇山”之美名。为将这个“鳌”字毫不走样地镌刻在高20余米、宽17米的巨大壁石上,30余名工匠先事临摹,然后分层作业,共用红色油漆125公斤,凿字耗用钎钢1吨,凿下的石渣有25立方米,历时4个月方始镌成。“鳌”字为阴字阳刻,笔画高凸于石壁之上,空间凹下达25厘米,形神俱佳,立体感极强。这个写刻而成的“鳌”字高达15米,宽8米,平均笔画宽度为1.5米,为当今世界上较大的石刻汉字之一,在峄山东南方向12.5公里内清晰可见。当游人驻足神雀台下,仰视硕大无比的“鳌”字时,更觉峄山之奇美,因而由衷赞叹人工之巧妙,天地之高远。
丹书跋文:“邹鲁峄山,岱南奇观。美夺五岳,秀丽赞元。帝王骚客,幸会于斯。古今共赞,以鳌记之。”
“鳌”字高达15米,宽8米,平均笔画宽度为1.5米。远处是丹丸峰。
"妖精洞"西侧乌龙石上,刻面竖高约4.0米,宽约2.65米,面积约为10.6平方米。有经文七行,十四字,字径约20-30厘米,内容为《文殊般若经》。经文前有题名一行,十一字。由于刻石下部风化剥落,少量经文已残毁。刻于北齐武平年间(570-576年)。
断机石
孟轲小时候上学并不是非常用功,也和一般恩人一样贪玩,偷懒,偶尔还逃学。有一天他感到学习太厌倦了,从学堂溜回家。孟母当时正在织布,她一看儿子的神情,就知道还没有下课。于是她一改往日慈爱的表情,严厉地问儿子“”,孟子支支吾吾。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不敢让母亲生气。孟母转身到织布机旁边,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梭子断了就没有办法再织布了,孟轲见了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生气,母亲说“你学习知识,就象我织布一样,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才能织成一寸,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一尺,好多尺凑在一起才能织成布匹,才能为人所用,成为有用之才,你学知识,道理也是一样的,必须天天积累,不分昼夜,才能长进,你现在放弃了,就前功尽弃了。我折断织布用的梭子就象你放弃学业一样,都是十分可惜的”孟轲听了。恍然大悟,满面羞愧“我记住你的话了,我一定要发愤读书,不辜负你的谆谆教导,以后光大门楣”。从此孟轲不再懈怠,非常勤奋,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晋代石刻
、
丹丸峰上
遥望丹丸峰
历史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书门。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称长安本,其后全国据此翻刻9种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峄山刻石》、《邹县志·古迹卷》记载甚详:“宋元祐八年(1093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峄阴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纂刻于其侧。”
相关著作
《峄山刻石》,亦称《峄山石刻》 、《峄山碑》、《峄山铭》,古峄山也作绎山、东山,故也有文献称为《绎山刻石》、 《绎山石刻》 、《绎山碑》 、《绎山铭》者。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传为秦相李斯所书。
原秦峄山篆碑,正面、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立于峄山书门。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拓跋焘登峄山时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
当地官民因常疲于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残损不堪,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又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于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