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祐石经《周礼》详解
《周礼》一石现藏河南博物院。《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创作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战国时期。内容从第一列到第五列分别记录了《周礼·春官宗伯》篇中的大宗伯、小宗伯、肆师、郁人典瑞及典命职丧的部分内容。...
-
儒家文化经典-七朝的石经石刻
七朝石经从内容上,汉“熹平石经”刻七经,魏“正始石经”只刻二经,唐“开成石经”有十二种却无《孟子》,北宋 “嘉祐石经”虽有《孟子》却只有九经,“南宋石经”也只有七种,“蜀石经”虽刻成了包含《孟子》在内的儒家十三部经典,但历时百年,补刻的《孟子》是在北宋末年完成。“清石经”集十三经之大成,在中国儒学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形成后,在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可谓儒家经典结集完美收官之作。...
-
浙江绍兴大吉碑
从公元76年到1963年,经历了漫长的1887年,大吉碑的价值才完整显现。这一块碑,是浙江年代最久远的一块摩崖石刻,位于绍兴市富盛镇乌石村西南800米跳山东坡上,摩崖高1.17米、宽1.1米。之所以称“大吉碑”,是因为该摩崖分为上下两列,上列直书“大吉”两个字,...
-
中国十大“三绝碑”世人景仰!
中国有十大著名的“三绝碑”,或以撰文、题跋、书法而闻名;或因文章、书法、刻工均属上乘;或以碑文、书法、所颂之人为世人所景仰,而入“三绝碑”之列。可以看出,每一块碑都离不开颂扬之人、撰文之人、刻写之人的优良品行与出神造诣。...
-
普陀三大奇石之首《磐陀石》
西天景区著名的奇石磐陀石。在一片开阔的山顶平台上,有一对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的巨石—磐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石上“磐陀石”三个大字,雕刻笔力道健、势如飞天。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侯继高在上面提名...
-
之罘刻石研究
山东烟台市芝罘岛,是中国最大、最为典型的陆连岛。早在春秋时期,芝罘称之为转附;之罘淡出中国文明历史的历史,始于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发端于之罘官民一次对秦始皇留在岛上的“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等历史文明古迹的彻底摧毁行动。...
-
广东省最 大的摩崖石刻
广东省最大的摩崖石刻。根据锦石山“华表石”摩崖石刻的刻字记载,它刻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华表石”摩崖石刻2002年被列入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旁证了一段重要历史。...
-
华山摩崖石刻背后的秘密
华山古称“西岳”,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境内,为中国的“五岳”之一。华山地势险要,多是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令人望而生畏。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之代表,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历代文人墨客亦纷纷前来赏景游览,吟诗作赋,留下了众多的摩崖题刻。...
-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刻工程《
《熹平石经》郎蔡邕主持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隶书体,世称《熹平石经》...
-
泰山经石峪石刻之传说
泰山经石峪的传说,《暴经石》石刻,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石 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高山流水亭位于斗母宫东北、经石峪西炮高岭上...